“過五關斬六將”這個典故出自《三國演義》,說的是關羽連闖曹操五個關卡,斬了六員大將才擺脫曹操投奔劉備,后用來比喻英勇無比或下決心克服重重困難。周恩來同志擔任總理期間常常教育領導干部,務必嚴于律己,廉潔奉公。1963年5月,他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負責干部會議上作報告,專門講了領導干部要過好“五關”,即思想關、政治關、社會關、親屬關和生活關。
周恩來同志“言必行,行必果”,言行一致,率先垂范,堪稱各級領導干部的楷模。周恩來同志是我們黨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作風的主要培育者之一,也是以身作則,踐行黨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作風的杰出典范。
過好“思想關”。周恩來同志強調,過思想關就是我們常說的思想改造,是解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問題,必須樹立正確的宇宙觀,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和辯證法。延安整風期間,他寫下《我的修養(yǎng)要則》,告誡自己要“適當的發(fā)揚自己的長處,具體的糾正自己的短處”。他嚴以修身,常以“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”自勉自勵。“活到老,學到老,改造到老”是周恩來同志一生加強自身改造的座右銘。
“君子為政之道,以修身為本。”周恩來同志是不忘初心、堅守信仰的杰出榜樣。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廉潔修身的表率,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,堅定黨性原則,發(fā)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,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。
過好“政治關”。周恩來同志教育大家,要站穩(wěn)無產階級的政治立場。他認為,只有立場正確,才能有正確的觀點和方法,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。周恩來同志是對黨忠誠、維護大局的杰出楷模。周恩來同志為黨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,但他從不計較個人地位和得失,始終對黨絕對忠誠,把維護和鞏固黨內團結、維護和鞏固黨的政治大局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。
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,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,黨員干部在政治上出問題,對黨的危害不亞于腐敗問題,有的甚至比腐敗問題更嚴重。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必須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提高政治站位,保持戰(zhàn)略定力,把對黨忠誠、為黨分憂、為黨盡職、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,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。
過好“社會關”。周恩來同志指出,我們中國這個社會極其復雜,我們都有改造社會的任務。在這個社會里,舊的封建的資本主義習慣勢力,很容易影響你,沾染你,侵蝕你,如果失去警惕,這些東西就會乘虛而入。所以改造社會的任務是很艱巨的,你能把社會改造好,自己也就得到了改造。所以過社會關要有精神準備,要有長期奮斗的決心。
現實生活中,領導干部必要的人際交往不可避免,但交往要有原則、有界線、有規(guī)矩,必須純潔朋友圈、凈化社交圈、規(guī)矩工作圈、管住生活圈,筑牢廉潔自律的防火墻,經得住“圍獵”和被“圍獵”的嚴峻考驗,做廉潔用權的表率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履職盡責。
過好“親屬關”。周恩來同志廉潔齊家,對“糖衣炮彈”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,嚴格要求自己的親屬,給他們訂立了“十條家規(guī)”。他特別叮囑晚輩,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同他的關系,都不許扛總理親屬的牌子,不要炫耀自己,以謀私利。周恩來同志身后沒有留下任何個人財產,真是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”!
周恩來同志一生心底無私、天下為公的高尚人格,永遠為后世景仰。黨員領導干部要正確認識和處理親情,戀親不為親徇私,念舊不為舊謀利,濟親不為親撐腰,做廉潔齊家的表率,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。
過好“生活關”。周恩來同志認為生活關分兩種: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。物質生活方面,要使艱苦樸素成為我們的美德。這樣,我們就會心情舒暢,才能在個人身上節(jié)約,給集體增加福利,為國家增加積累,才能把我們的國家更快地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。精神生活方面,我們應該把整個身心放在共產主義事業(yè)上,以人民的疾苦為憂,以世界的前途為念。
“歷覽前賢國與家,成由勤儉破由奢。”新時代廣大黨員要繼續(xù)發(fā)揚艱苦奮斗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堅持尚儉戒奢,艱苦樸素,勤儉節(jié)約,做廉潔從政的表率,自覺保持人民公仆本色。
(作者單位:明光市紀委監(jiān)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