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旱情已經(jīng)嚴重影響到群眾生活、工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。但辯證地看,面對嚴峻旱情,危中有機。比如,由于長期旱情,倒逼我們抓緊補齊水利設施短板;由于一些溝塘庫壩已經(jīng)干涸見底,有利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;由于抗大旱,人心齊,容易動員組織群眾全力以赴促大干。我們必須抓住這些有利條件,化危為機,大干快上,重點抓好重大水源工程、飲水安全工程等“六大”工程,全面提升水利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水平。連日來,各地紛紛響應,引江入滁等重大水源工程正夜以繼日加緊施工,一級站、二級站基本完工,確保12月底前出水;鳳陽鹿塘水庫已從淮河提水;沙河集、黃栗樹等水庫抬高蓄水位工作正在抓緊推進;“引江入定”、女山湖灌區(qū)提引、高塘湖抬高蓄水位正在抓緊前期準備工作。
促大干,要聚焦引水源、保供給。我市大部分屬于典型的江淮分水嶺地區(qū),地表攔蓄水能力不足,易旱易澇,雖然北靠淮河、南連長江,但遠水解不了近渴。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重大水源工程,廣引外水,特別是把長江、淮河水源利用好,緊盯“引江入滁”“引淮入滁”工程,實現(xiàn)跨流域調(diào)水。要突出抓好城鄉(xiāng)飲水安全工程,通過多種手段集中清理整治自來水供水領域突出問題,謀劃推進城鄉(xiāng)一體化供水,提升城鄉(xiāng)供水保障能力。
促大干,要聚焦擴庫容、增蓄能。今年長時間干旱,造成水庫塘壩蓄水嚴重不足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截至目前,全市蓄水總量5.11億方,不到蓄水能力3成,較常年同期減少6成;全市48座大中型水庫已有9座接近或低于死水位;1345座小水庫,已干涸349座。根據(jù)水利工程建設經(jīng)驗,實施適度的水庫增蓄工程,投資小、見效快、效果好、負面影響小?,F(xiàn)在正是水庫清淤、增蓄工程建設的大好時機,要把干旱不利因素轉(zhuǎn)化成興修水利的寶貴工期,抓緊抓好江巷水庫等一批后續(xù)工程建設,加快推進山許水庫、崔家灣水庫、靠山水庫等一批新建項目。
促大干,要聚焦串塘壩、通渠系。我市河流水系眾多,但由于江淮分水嶺地區(qū)地形地貌,渠系貫通不足。一些地方機房泵站年久失修,一些渠系配套設施不健全。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,緊盯短板和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抓緊做好機房泵站改造提升,利用泵站串塘連壩,打通干支渠系,提高抗旱防汛能力。
促大干,要聚焦興農(nóng)水、暢末梢。小型農(nóng)田水利工程是保障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、供水灌溉、抗旱排澇的“毛細血管”。我們要抓好今冬明春興修水利的大好時機,加快推進高標準農(nóng)田建設,與串塘連壩等水利工程建設融為一體、整體推進,真正打通農(nóng)田灌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全市上下要全面動員,周密部署,扎實掀起大干水利熱潮。各地要排出工程計劃,落實到部門、鄉(xiāng)鎮(zhèn)、村居頭上,列出工作清單,明確任務時限。同時,要全力爭取項目資金、爭取上級支持,通過大干快上,全面提升我市水利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