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很多事,是需要看破不說破的,與人方便自己方便。在人際交往中,不論男女老少,面子總是需要維護(hù)的,有些時候,拐個彎兒說話,說的人用了心,聽的人受了用,因此,說話是一門學(xué)問,也是一門藝術(shù)。當(dāng)然,說不說破,要看對象、看事體、看后果、看承受力和破壞性。
常言說“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,說話與送花,道理是一樣的,異曲而同工,人手上有玫瑰,自己手上有余香,兩全其美,上善!
但有人就是做不到,總喜歡把話說白了。
把話說白不等于把話說明白。把話說白,如果幫人減少麻煩或是啟迪智慧,又或是解開心結(jié),原本也是大好事一樁,只是喜歡把話說到底的人,并不一定是幫人解了難,相反,我們在生活中常??吹降氖橇硗庖环N情形,把話說白就是把話說得直捅捅的,直捅捅的話往往給人添了堵,惹得當(dāng)事人不開心。
記得有一個鄰居去看望重病的朋友,他見面沒說幾句話,突然就扯到這病連國外都還沒有特效藥,意思很明確:這病沒治,只是時間問題。我連忙給他使眼色,他也沒打住話頭。好在朋友是個胸懷寬廣的人,并沒計較他說的話。
生病的人與探病的人本是有著親情友情的,但如果不會說話或者說得太直白,極有可能因為一言不慎而給病人留下不快,造成心理上的陰影。所以,這種情況下,揣著明白裝糊涂就猶如一劑良藥,對病人百利而無一弊。
給人以希望,看破不說破始終是一種境界。誰都知道,這個世界上有些病是沒法治愈的,誰都知道人遲早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,但必要的忌諱必要的隱含必要的婉語卻是大家心知肚明,誰說破誰就不大受人待見,這樣的時候,糊涂比明白好,糊涂的背后裝著明白,糊涂是真明白,就象鄭板橋那幅著名的書法:難得糊涂!
回頭再看看那些說大白話的人,無外是自詡為一根直腸子,甚至以豪爽自居,不管不顧,少有考慮他人感受。說到底,骨子里缺了一分疼惜和憐愛,也可能缺了一分包容和大度,個別人把話說得那么直白,也許還透著一分顯擺,顯擺自己的廣博、顯擺自己的卓識!其實質(zhì)是個人修養(yǎng)還欠了一分火候,還需要在生活中不斷地歷練成長。
其實,作為成年人,我們需要完成的事情太雜,感到太累。我們心理背負(fù)的擔(dān)子太重,感到太沉。我們照顧的方面太多,感到太忙。甚至神經(jīng)繃得太緊,感覺喘不過氣來。這樣的時候,最需要的不是直捅捅的大白話,而是拐了個彎兒的安慰,是手牽著手的問候,是相約黃昏的陪伴。
讓自己靜下來,就要好好思考;讓別人靜下來,就要好好說話。遇到糊涂人說明白話,那是本分。遇到明白人說糊涂話,那是人情。如果遇到揣著明白該糊涂就糊涂、不該糊涂就不糊涂,那是智慧的蒞臨,可遇而不可求。
不能要求人人都是智者。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,或許心更寬,路更廣。不必糾結(jié)于那些不順耳的直白,實話實說,有時并不見得就是壞事,相反忠言逆耳蘊含著深刻的哲學(xué)道理,至少考驗了我們的理智和胸襟。誠如佛印看東坡,怎么看都是如來,并不象佛印在東坡眼里是一堆牛屎。
面對事實,兼聽則明,這正是一個明白人應(yīng)該也可以坦然相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