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對最近發(fā)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國蔓延的突發(fā)疫情,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,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注,并就疫情的發(fā)展和患者的救治情況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。2月3日,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會議上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:“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,一些群眾存在焦慮、恐懼心理,宣傳輿論工作要加大力度,統(tǒng)籌網上網下、國內國際、大事小事,更好強信心、暖人心、聚民心,更好維護社會大局穩(wěn)定。”
對此,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宣傳輿論工作:
首先,強化顯政,堅定戰(zhàn)勝疫情信心。民眾以信心為安定之源,信心又以權威信息為支撐,權威信息來自政府的信息發(fā)布。所以,讓群眾更多知道黨和政府正在做什么、還要做什么,對堅定全社會信心、戰(zhàn)勝疫情至為關鍵。這就要求我們,一要深入宣傳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,充分報道各地區(qū)各部門聯防聯控的措施成效,生動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,廣泛普及科學防護知識,凝聚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。二要加大對傳染病防治法的宣傳教育,引導全社會依法行動、依法行事。三要多層次、高密度發(fā)布權威信息,正視存在的問題,回應群眾的關切,增強及時性、針對性、專業(yè)性,引導群眾增強信心、堅定信心,著力穩(wěn)定公眾情緒。四要統(tǒng)籌做好決勝全面小康、決戰(zhàn)脫貧攻堅、經濟形勢等重大宣傳,為當前輿論融入更多暖色調,營造風雨無阻向前進的濃厚氛圍。
其次,把握主導,壯大網上正能量。在疫情防控中,公眾會依賴各種信息進行判斷、反應。而政府權威信息發(fā)布與否、準確性如何,成為取信于民、還民于安的關鍵。因為,在真實權威信息和科學知識面前,公眾自然會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,也就不會輕信謠言,不致于談“冠狀病毒”色變,各種謠言也就隨之消失。為此,就要求我們,一要加強輿情跟蹤研判,主動發(fā)聲、正面引導,強化融合傳播和交流互動,讓正能量始終充盈網絡空間。二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,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,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。三要把控好整體輿論,努力營造良好輿論環(huán)境。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中,權威媒體公眾號及時滾動播報;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時間不間斷直播;政府網站做到最快速度更新救治的進展信息;相關部門頻繁舉行簡短的新聞發(fā)布會,集中發(fā)布大量最新信息。通過上述方式,使公眾迅速知曉有關的處理信息,掌握事態(tài)的發(fā)展進程,做好各種應急準備,尤其是心理準備,同時也增強了公眾對政府應對疫情防控能力的信任和支持。四要加強網絡媒體管控。謠言的傳播和反傳播是一場信息戰(zhàn),謠言的傳播者試圖渲染謠言的真實性,并擴大謠言的傳播;謠言的批駁者則盡力揭露謠言的虛假,并阻止謠言的蔓延,所以博弈雙方爭奪的不僅是話語權,更重要的是傳播的渠道。所以,網絡媒體管控,必須推動落實主體責任、主管責任、監(jiān)管責任,對借機造謠滋事的,要依法打擊處理。
第三,占據主動,有效利用新媒體?,F代社會已步入全媒體發(fā)展時代。全媒體是一種全新的信息發(fā)布集群,它融合了傳統(tǒng)的報紙、廣播、電視,集成了網絡、手機APP、微信、微博公眾平臺和數字報刊、網絡視頻等新興媒體傳播手段,而兼具音視頻直播功能的手機APP、微信、微博讓直播告別了僅限于廣播電視的歷史,真正做到了信息快速、零距離、精準傳播和全覆蓋。為此,我們一要聯合主流全媒體,實施輿論引導,并納入疫情防控方案中,建立起完善的新舊媒體輿情發(fā)布通道。只要打開手機自媒體,既可獲得新媒體上的信息,也可看到傳統(tǒng)媒體上的內容。二要建立大數據中心,使政府大數據中心和媒體大數據融合一切信息發(fā)布通道。這樣,無論是通過互聯網發(fā)布的信息,還是通過手機APP推送的信息,我們都可以通過大數據中心和媒體大數據,掌握其輿情動態(tài)和走向。同時,我們可以通過輿情動態(tài)大數據,適時調整應對的策略,從而正確引導輿論。
(作者單位:中共滁州市委黨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