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新冠肺炎發(fā)生以來,各類關于疫情的謠言五花八門。對此,人民網(wǎng)梳理出目前最新傳播的“疫情謠言”,希望大家在做好防護的同時能夠理性看待,客觀分析,不造謠、不信謠、不傳謠。
越是大疫越多謠言,自古如此。比如清代就有兩次大疫中謠言四起,禍害甚烈。
同治九年天津望海樓教案中,關于洋人“挖眼剖心配藥”的謠言為何傳人甚多?此案早有歷史定論,此處且不去說,但對普通百姓對教堂神職人員將死去孤兒下葬前清洗額頭等事,訛傳為洋教士殺孤挖眼剖心配藥,還是有些感觸。這些荒誕不經(jīng)的無稽之談之所以成謠,大約是因為與那時國人醫(yī)療保健知識稀缺相關,華老栓能花錢給兒子買人血饅頭治病,那么洋人們用中國孤兒的眼睛和心臟做藥似乎也有可能。后來曾國藩處理此案分析原因,便明確了其與國人和洋人文化的差異、信息不暢、歷史宿怨等有關。
再看19世紀末的粵港澳地區(qū)疾疫(主要為鼠疫)肆虐案例,當時謠言風行、人心惶惶。比如有人傳播謠言,謂疾疫乃因鐵路而起,此地華人“恐與西人為難,致遭波累”,故“山巔西人納涼之處,所用華傭悉皆散去”。這其中固然有我族對抗西方列強的正面因素,但是按照現(xiàn)代防疫理論,疫情發(fā)生時應嚴控疫區(qū)人口流動,卻并沒有得到我族同胞嚴格執(zhí)行,民眾以“西人為難”為恐,競相奔逃家鄉(xiāng),遂使疫病泛濫。
謠言古今有之,凡無根之語,謂之謠言。以上兩例,雖非典型案例,但史實清楚,皆與民智未醒與信息不暢有關,此二者幾乎也是所有謠言生成的共同起因,一曰缺智,一曰缺知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衍生的各種謠言,充斥網(wǎng)絡,同樣帶來了次生災害。謠言廣泛傳播,讓恐慌隨之蔓延,即使病毒具備一定的傳播風險,謠言也可以將這種風險和社會代價都成倍放大。
其實,謠言也是一種“精神病毒”,我們要像遏制疫情一樣遏制這些“精神病毒”。這就需要相關部門、專家學者、權威媒體在第一時間發(fā)聲辟謠,以更靈活的方式、更豐富的渠道提升權威信息的到達率、傳播的精準度,讓謠言止于科學和理性,讓謠言在更專業(yè)和更科學的信息面前無處遁形。同時,謠言止于智者。作為普通公民,更要自覺提升科學素養(yǎng)、健康素養(yǎng),戴好防范“謠言病毒”的口罩,做到既不被新型冠狀病毒擊倒,也不被謠言“病毒”感染,對網(wǎng)絡傳播的不實信息保持冷靜理性,做到“不信謠,不傳謠”,防控謠言制造“次生疫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