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敬業(yè)奉獻類(2組2人 )
1.范銘勇,男,1963年7月生,生前系定遠縣公安局交警。在一線從事交通管理工作23年以來,范銘勇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克己奉公,他不懼危險深入運輸炸藥車輛爆炸的火海搜救受傷人員;他多次沖進熊熊燃燒的大客車內部搶救乘客;他年近退休卻仍帶病堅持在一線工作。從警以來,查處各類重點交通違法40000余起,涉牌涉證1000余起。2021年9月13日上午7時許,上班途中,范銘勇被大貨車撞擊致重傷,送醫(yī)搶救無效去世,年僅58歲。
范銘勇
2.歐陽永久,男,1965年3月生,中共黨員,對越自衛(wèi)反擊戰(zhàn)退役士兵,生前系明光市明光街道龍山社區(qū)工作人員。在猛烈炮火的戰(zhàn)場上,歐陽永久是營部給養(yǎng)員,堅決完成黨和軍委交辦的給養(yǎng)輸送任務。在社區(qū)工作中,他兢兢業(yè)業(yè),奮戰(zhàn)在疫情防控、文明創(chuàng)建等一線工作崗位上;他依托社區(qū)的紅色大舞臺、紅色影院等“五紅”品牌,每逢春節(jié)、清明節(jié)、七一等節(jié)日,給少年兒童講紅色故事,勉勵未成年人牢記紅色歷史、傳承紅色基因。2021年8月3日下午,歐陽永久在疫情防控工作途中,突遭車禍,搶救無效,不幸離世,年僅56歲。
歐陽永久
二、孝老愛親類(1組1人)
3.沈靜,女,1977年9月生,鳳陽縣府城鎮(zhèn)中心小學教師。丈夫患有肝硬化,沈靜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,陪護丈夫治病,照顧上中學的女兒,她不停地在學校和家之間來回奔波,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。丈夫病重期間,她日夜陪伴,用暖心的話語鼓勵丈夫戰(zhàn)勝疾病。2021年5月,丈夫病情突然惡化,急需進行肝臟移植。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,沈靜主動提出捐獻肝臟,在配對成功后,義無反顧捐出60%的肝臟,用愛的行動詮釋了人間真情。
沈靜
三、助人為樂類(1組1人 )
4.程寶龍,男,1974年1月生,滁州市紅十字救援隊隊長。自救援隊成立以來,程寶龍參與各地區(qū)救援16次,受益群眾7000余人次。2020年起,程寶龍與清流街道鳳凰湖社區(qū)簽訂防溺水責任狀,守護鳳凰洼的安全,他率領隊員暑期在水庫進行早8點至晚12點全天候巡邏、宣傳、救援,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。疫情防控期間他深入社區(qū)、學校等地,參與各類消殺防疫任務。2021年7月,河南汛情,他帶著隊員連夜趕往救援、運送物資。2020年程寶龍獲評安徽省防汛救災先進個人榮譽稱號。
程寶龍
四、見義勇為類(2組3人)
5.楊明,男,2003年2月生,鳳陽縣大廟鎮(zhèn)大廟社區(qū)居民。2021年9月20日下午,一名涉嫌吸毒的男子從大廟派出所逃走,民警緊緊追趕。騎車路過的楊明見此情景,毫不猶豫,棄車追趕,飛身將男子撲倒。在楊明的幫助下,民警成功制服該男子。楊明撲倒涉嫌吸毒人員的視頻被人民日報官方抖音號和頭條號、新華社微博視頻等媒體廣泛宣傳報道,引起全網強烈反響,其中人民日報抖音號點贊量達260余萬次。楊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年風采,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。
楊明
6.張孝良、徐玉同,張孝良,男,1960 年5月生,來安縣汊河鎮(zhèn)陳塘村棋桿組村民;徐玉同,男,1972年12月生,中共黨員,來安縣汊河鎮(zhèn)陳塘村黨總支部副書記。2021年7月17日上午11時許,在汊河鎮(zhèn)陳塘村三十華里渠道溝段,一名女子不慎落水。因連續(xù)普降大雨,河流水位明顯上升,加上河水十分湍急,落水女子不停掙扎,情況很是危急。正在村部辦事的村民張孝良聽到呼救立刻跑向現場,奮不顧身跳入水中,水中的張孝良一不小心被洶涌的河水沖出好幾米遠,但他依然拼盡全力抓住落水女子往岸邊奮力游去,與隨后趕來的陳塘村黨總支部副書記徐玉同合力將落水女子救上岸,并及時進行施救。因救助及時,落水女子并無危險。二人奮不顧身救人的事跡傳開,贏得了群眾的一致贊譽。
張孝良
徐玉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