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兩年來,安徽省天長市持續(xù)加大農民合作社品牌建設和品牌營銷扶持,圍繞“天長大米”“天長芡實”兩大主導產業(yè),培育農民合作社318家,全市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擁有注冊商標912個,認定農產品“三品一標”47個,“天長大米”“龍崗芡實”成功獲批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
做足“土”文章,大力發(fā)展優(yōu)質稻米產業(yè)。天長市早在2019年就成立了天長市稻米協(xié)會,入會龍頭企業(yè)、農民合作社、家庭農場達60多家,引導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聚力打造“天長大米”區(qū)域性公用品牌,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,讓天長的“泥土地”變成了“金土地”,既讓廣大合作社成員錢包鼓起來,也讓“天長大米”品牌亮起來。
念好“水”字訣,精心打造特色芡實產業(yè)。多年來,該市堅持不懈支持120多家企業(yè)、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發(fā)展芡實生產加工產業(yè),潛心培育“天長芡實”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2023年,該市市內芡實種植水面達7.17萬畝,市外承包水面12萬畝,已形成芡實種植、加工、研發(fā)、貿易的特色產業(yè)鏈,從業(yè)人員達2萬余人,年產芡實各類產品4.8萬噸,芡實種植收入超5億元,一二三產融合產值達到28.85億元,芡實已成為聞名全國、增收致富的“金豆豆”。
“我市因地制宜打好特色優(yōu)勢牌,靠的是資源稟賦,但想要把好資源轉化為好品質、好品牌,必須強化優(yōu)勢、放大特色、突出差異、做大主體,最大化提升品牌效應和經濟效益。”天長市農業(yè)農村局局長王德佑介紹。(胡建國 宣金祥)